有個朋友來找我,和我抱怨近日朋友對他說的話,因為朋友說:「你看起來很閒」。要不然就是只要他去玩樂,在臉書分享照片,下面總會有人留言:「過得真爽!」他覺得這些酸言酸語,間接批判他”生活沒有目標”、”沒有認真過生活”。
我這朋友是SOHO族,工作時間可以自由調配,一天工作可能只有3~5小時,累了可以放下手邊的事務,去閒晃放空、去咖啡館發呆、或拾起手邊的書籍,等到充好電了再行工作,從來也沒發生過拖稿情事。
而在公司裡只要到了下班時間,大家都會硬要再拖個10分鐘,刻意慢動作關電腦、慢動作收拾桌上的東西、慢動作打字,這些假動作無疑就是要予人”上班很努力”的假象。如果有人準時下班,就會招致異樣眼光,還會被同事老闆酸:「你的工作都做完囉,還真快呀」然後隔天再給你更多工作。
本來大家一開始都只是畏懼他人眼光,即使心裡想要準時下班,礙於公司潛規則而無法。但久而久之,自己也被公司文化感染後,也就會開始酸“看起來很閒的人”。
這樣的慣性思維是:每天很忙(或是裝忙),就代表你是一個充實努力又上進的人;如果一個人活得像我朋友SOHO族那樣,就會被認為是空虛的、甚至是經濟弱勢的人。但真的是這樣嗎?
很忙代表你是一個快樂、有著充實生活的人?
每天很忙的人有不得不處理的工作,也許真的有做不完的事;相反地被認為“很閒”的人,如果他能賺到夠他吃穿所得,這也是一項了不起能力吧!
如我朋友,他的工作型態是只要如期完成Case,也不會有人管他平日怎麼安排工作時間。所以他可以正大光明地利用時間在家躺著看書、做喜歡的事,比起偷偷在辦公室瀏覽網拍,還要怕被同事主管瞄到緊張心情還從容地多。
那這樣的人為什麼還要被酸“很閒”?
每當你被酸很閒的時候,如果考慮到人都有從眾心理,人都會被主流價值所影響,那個價值觀是-“在公司上班才叫做正當職業”、“每天很忙才是充實生活”,但這樣的觀念如緊箍咒限制人對生活的看法,在這樣的思維下,只要有一天不忙了,你會非常痛苦,因為自覺是個沒有用、沒有價值的人。在這樣的思維下,只要看到有人從容優雅生活,就開始酸言酸語,自己站在高等位置,對他人下人生指導棋。那為何不去想,公司或社會主流價值總要塑造出奴性文化來限制人呢?
我對朋友說,毋須證明自己忙碌與否,一群人在演戲就讓他們演就好了呀!你只是看戲的人,不用陪他們演的。
朋友說:「嗯,我會更驕傲我的從容生活」。
☺怕被人閒言閒語、指指點點可使用的花精:
山毛櫸、野生酸蘋果、松樹、冬青
☺芬活花精:感受豐盛花精;
內在小孩花精:信心、自我價值花精
☺蘭花花精:就是我、勇氣之聲、美麗頸鍊
文:Jenny
圖:CC0授權